3月26日,智慧物联网公司G7宣布张杰龙出任公司首席财务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张杰龙原任国开国际董事总经理。离开资产规模高达14万亿的国开行,加盟仅有几十亿估值的G7,张杰龙跳槽的背后是否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记者第一时间拨通张杰龙的电话,让他解释跳槽原因,张大笑,说只是因为“看对了眼”,双方缘起国开国际2017年初投资G7,因这笔2500万美元的投资,张杰龙作为国开国际派驻G7的董事,开始更为深入地接触与了解了该公司,直接促成自己于一年后跳槽到了G7。
从国开行到民企,张杰龙为什么愿意放弃国企的福利与铁饭碗?张表示,他跳槽就是希望不停的折腾点事,“更创新,更能影响别人,带来一些改变的事。”
而让张杰龙动心的G7是个什么公司?一般老百姓可能不太了解G7,其实大家的生活与之有很深很隐秘的联系。比如人们在网上、市场或超市商场购买的所有东西,背后都有一条完整的物流链路,大家之所以能查询自己的快递到了哪里,物流车队老板之所以能知道每辆车今天跑了多少油、交了多少高速费,所有信息都靠一整套复杂的、看不见的智能管理系统,连接所有的物流数据。
G7就是掌握这套系统的公司。其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目前连接车辆总数超过60万辆,服务客户超5万家,客户类型覆盖快递快运、电商、危化品运输、冷链物流、汽车物流、大宗运输、城市配送、货主等物流全领域。也就是说,它掌握了中国物流的秘密。
而且,各行各业开始关注这些物流数据的价值,试图再深挖其潜力,比如有银行希望在审批企业贷款前通过物流数据获知其业务真实运营情况,而有的保险公司则通过物流数据对风险区域进行筛查和产品再设计等。
正因如此,作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主力银行,国开行此前已对物流行业进行了广泛的投资布局,入股普洛斯、顺丰速递、德邦快运等,近两年又意识到“互联网+”物流能够通过技术革新促进物流行业转型升级,进而为整个经济运行降低成本,故又投了丰巢科技、G7等带有浓厚“数据”概念的物流企业,将其此前所投的物流园区、仓库和快递公司等用数据串了起来。
记者注意到,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从国家层面大力支持创业项目,整个国家拥有了非常好的创业氛围,不少政府官员和国企高管纷纷跳槽去民企或是自己创业。就以张杰龙为例,他表示庆幸遇到了创业最好的时代,只要敢想敢做,就有合适的平台予以施展。而且他认为在物联网真正到来之后,G7这样的基础设施平台的作用还将更为显著。为了这个目标,他甚至并不介意目前的待遇与此前有很大的悬殊,“我以前在香港中环IFC,全世界最贵的办公楼有一个自己的海景办公室,现在跑来北京上地一个创业园里跟创始人老翟和腾讯来的总裁马喆人共用一个大排档。”张杰龙调侃道。
听了这番话,记者倒沉思了良久,对于张杰龙说,待遇或只是一个奋斗理由,更主要的是要有一个有价值的事情让自己为之努力,而像张杰龙这样的国企骨干可不少,他们想做事也愿意做事,缺的是一个好的机制和平台,让其能够像创业一样打造一份事业,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又实现社会价值。
国企改革里其实能创造非常多这样的机会,有相当多项目是可以实现创业者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但问题是,有什么机制可以让国企高管和员工把这些项目当作自己创业项目来奋斗?
记者近期在洛阳采访国企改革时发现,体制灵活的国企内部,不乏创业氛围,有些洛阳国企员工在简陋的办公环境里热烈的讨论市场机会,每一个产品或营销细节都推敲演示,主动加班到深夜才下班,像足了创业公司里那股热火朝天的劲儿。
事实证明,骨干持股和员工持股在激励和调动国企员工积极性方面作用显著,一些地方国企和央企已经在进行尝试,但是口子始终没敢放得太大,怕国有资产流失。另一些国企精英是因为体制限制,能做的事儿在体制内很难达成,跳槽去了更广阔的天地实现梦想。记者曾与部分离开国企的高管聊过,他们也挺惋惜自己的选择,认为同一件事如果在国企平台下,或许实现的路径会更顺畅些,奈何国企并没有那一条可走的路径。
或许,是时候反思,国企改革要怎样设计,才好挽留张杰龙们?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公众号:twzxjt
版权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